廣告看板
 

01c head-04

MaMaStation > 頭條專題 > 家庭熱話 > 母乳二三事:產後多久會有奶?增加母奶量必讀
母乳二三事:產後多久會有奶?增加母奶量必讀
Latest update: 週三, 14 七月 2021 00:00       Text by: Administrator   

safe image現代媽媽普遍知道母奶的優點,不過,許多媽媽的母奶路卻是走得辛苦又心酸。擠奶不順、乳腺炎、戒不掉夜奶......誰能幫幫媽媽?

Q:產後多久會有奶?

媽媽的泌乳生理其實從孕期開始就做準備了,在懷孕第二十週以後,由於荷爾蒙的刺激,讓乳房脹大並製造奶水,這時已經可以分泌少量初乳,以便日後提供新生兒頭幾天所需的營養,幫助寶寶排出胎便,還能降低黃疸現象。

等到胎盤娩出約三十至四十小時,就進入泌乳第二期,此時會感覺乳房脹脹、熱熱、硬硬的,這算是母乳啟動期,也是乳汁大量分泌的階段。過了這個階段,就慢慢進入供需平衡期,在大自然中,哺乳媽媽的泌乳量會視需求而定,可以自行調控,一般只要增加哺乳次數,奶水就分泌得多;反之,就逐漸減少。

Q:母乳顏色很淡,代表不營養嗎?

母乳的成分、特性或分量是會變動的,除了會隨著媽媽的飲食狀況改變外,也會跟著寶寶的月齡變化而不同。好比說,早產兒與足月兒的母親奶水成分與營養就不一樣;在寶寶剛出生與三個月階段,母乳分量與營養也不盡相同。因此鼓勵媽媽們,給寶寶喝的奶,最好是新鮮的,現在的奶水才最適合現階段的寶寶,除非有某些突發狀況,才需要把冷凍庫的奶拿出來,否則盡量不要囤積。

為什麼母奶是變動的?主要是媽媽與寶寶共處在一個環境當中,當媽媽接觸到病毒時,便會在體內製造出抗體,母乳中有了抗體後,就可提供寶寶當下的免疫所需。

至於母乳顏色的深淺則與成分完全無關,只與媽媽乳房的飽脹度有關係,乳房在飽脹時出的奶水會比較稀、比較水,這是所謂的前奶;到了後奶(軟奶)時,脂肪的成分會比較高、寶寶喝了更有飽足感。所以,媽媽真的不用顧慮自己的奶水是否有營養,只要寶寶能把乳房從飽飽的吸到軟軟的,就等於前奶後奶、乳糖脂肪都喝到,也就足夠了。

Q :什麼是「引奶陣」?如何增加泌乳量?

奶陣就是所謂的噴乳反射,這是荷爾蒙最自然的反應。也就是說,當寶寶吸吮媽媽乳頭時,就會刺激乳暈的神經,一路傳導到媽媽的腦下垂體,讓催產素順利分泌,而催產素會經由血液循環,輸送到全身,不僅能讓兩邊乳腺管的母乳順利流出,也能促進子宮肌肉收縮,讓產後子宮盡早復原,甚至可令媽媽心情愉快、身心放鬆。

噴乳反射是屬於脈衝式的,當奶陣出現時,媽媽會有一波一波類似電流般刺刺麻麻的感覺,而這個反射會受到媽媽心情的影響,若感到自信、能與孩子肌膚接觸時,就會刺激噴乳反射,讓奶水源源不絕的流出,但如果媽媽覺得疲憊、疼痛,甚至被質疑時,奶水流出不順利,奶量就不如預期。

刺激噴乳反射的動作就是「引奶陣」,包括用吸乳器刺激、媽媽自己輕輕按摩乳房、輕捏奶頭,請爸爸幫忙做背部按摩、擋掉不必要的質疑與關愛、協助安撫新生兒等,都是引奶陣的方法之一。不過,最實際的方式,還是讓寶寶頻繁的吸吮,在夜間也進行哺乳,才能加強引奶陣的反射,增加泌乳量。

有些媽媽誤以為只有脹奶時才有奶,其實不然,乳房中是隨時都有奶水的,脹奶反而是退奶的開始;因為奶水中有抑制素FIL的成分,當脹奶時,乳房中的FIL含量高,奶水的製造速度就會減緩;而當軟奶時,FIL含量低,奶水的製造速度反而會增加。這也是提醒媽媽,奶是排不空的,愈擠只會讓奶愈多,但是奶量如果豐沛,也要避免過度擠奶,還是以擠到舒服為好;至於擠奶不順的媽媽,也不要拚命的擠,先想想是不是技巧不理想、情緒沒放鬆等因素,若真的無法解決,也許可找專家諮詢,幫忙解決困擾。

Q :餵母奶看不到奶量,怎麼知道寶寶吃飽沒?

正常情況下,新生兒寶寶一天需要哺乳八至十二次以上,但是需依照寶寶的需求來餵奶,而不是制式的每兩、三小時吃一次。在這個前提下,媽媽需要看懂寶寶到底餓了沒?

一般寶寶想喝奶時,會有三個階段不同的反應,一開始表現在嘴巴,這時他的小嘴巴會開開合合,或者舔舌頭發出嘖嘖聲,頭扭來扭去尋找媽媽的乳房,有時會看到他開始吸吮自己的手或衣服包巾,甚至會鑽向抱著他的人的手臂,這階段就是哺育的最佳時機,他也最有耐心且願意主動含上乳房。若能在這個時候滿足寶寶的口欲,不但能維持很好的親子互信關係,也不用擔心自己的奶量會不足夠。

至於要如何察覺寶寶到底吃飽了沒?可以觀察下列幾個重點:例如,哺乳時寶寶睡著了或自行離開乳房,通常表示已經吃到滿足的奶量了。或者,他的排尿與排便都正常,如第一天尿溼一次、前五天每天增加一次,第五天起每天會有五至六片的溼尿布。而排便情況則為,前三天屬於綠色胎便,到了第三、四天開始解黃色稀糊大便,一天三次以上;三週以後,可能轉為多天一次的大便量,也可能維持一天多便的情形,因人而異。

再者,寶寶的體重有持續增加。通常新生兒前幾天的體重會減輕約七%至一○%左右,這是可容忍的範圍,但喝奶正常後,體重就會開始逐漸增加。一般一個月約可增加六百至一千公克,實際狀況仍須視哺乳情況而定。

要提醒的是,如果寶寶的尿量少,且顏色很深、味道又重,且出生三週內並沒有每天解便或解出的便量少;又或者兩、三週後,一直無法回到出生的體重時,就表示他可能一直沒吃飽,應即時尋求協助。

Q :母乳餵到幾歲比較好?

母乳要餵到幾歲?其實並沒有標準答案,離乳就像是「畢業典禮」,只要媽媽與寶寶都準備好了,就會自然而然的發生,如果有一丁點的勉強,就表示時間還沒到。

世界衛生組織(WHO)及台灣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都建議:在嬰兒六個月大前純母乳哺育,六個月大後開始添加副食品,並持續哺育母乳直到二歲,甚至二歲以上。WHO對哺育母乳的建議是觀察人類及其他靈長類動物的發展而制訂;從人類學的觀點來看,過去在沒有被現代工業文明影響前,哺育母乳的時間為妊娠期的六倍,等於約在四、五歲時再離乳是合理的。

當然,就現實面來說,每個人的考量都不一樣,媽媽與寶寶只要有默契,餵到自然說再見是最好的。同時也建議媽媽以漸進式的方式離乳,這樣對兩人都好,寶寶能接受,媽媽也不會有脹奶,甚至乳腺炎的困擾。

準備離乳時,媽媽可以先想好吸引寶寶注意力的新玩意,來取代每天的哺乳時間,盡量避免有讓寶寶想要吸奶的情境,也最好不要以過於激烈的手段離乳,否則容易引起反彈。

諮詢專家/毛心潔(博仁綜合醫院小兒科主任)


+ 0
 

請先登入,以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