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b head-26

MaMaStation > 專欄特區 > 專家專欄 > 資優兒童教育中心商務總監 > 小孩語言表達能力知多少
小孩語言表達能力知多少
Latest update: 週日, 29 十月 2017 00:00       Text by: 范先生   

2017102901相信很多家長都遇過以下問題:

(1)「我的孩子1歲多了,怎麼還不會說話?其他小孩都會叫爸媽,小孩是語言遲緩嗎?」

(2)「我的孩子2歲了,只會叫爸爸媽媽但其他字彙很少聽到,其他小孩都能説簡單的詞彙,小孩是語言遲緩嗎?」

 

 

2017102902

語言是孩子溝通、思維、學習和表達情緒的主要工具及基本元素,思維能力又是智力的核心,因此,語言除了對孩子的認知能力發展非常重要外,亦會影響孩子的情緒及社交能力發展。另外, 小孩能夠掌握豐富的詞彙,有助提升其表達的自信、社交及學習能力,因此很多父母都非常重視小孩的說話能力,他們會將小孩的語言能力與其他同學齡小孩作比較,若發現小孩的語言能力有差距便會大為緊張,甚至向語言治療師求助。基於大部分父母可能未必了解小孩語言發展的各個階段,甚至存在誤區,因此本文會詳細介紹影響小孩學習語言的因素、幼兒的語言發展階段及訓練關鍵期,探討家長對小孩語言的一些誤區,進而講解幼兒說話的基本技巧及方法,包括教導寶寶正確發音及增加詞彙,希望通過本文一方面減少父母對孩子語言的擔憂,另外亦可教導父母怎樣全面提升嬰幼兒的語言能力。

(一)影響孩子學習語言的因素 
影響孩子學習語言的因素主要有兩方面,包括先天的遺傳因素和後天環境及配套的影響對孩子的語言發展同樣重要。要孩子學懂說話,他必須具備一些先決的條件,包括健全的聽覺、 正常的口腔結構及發聲器官、正常的腦部發育及智力發展、還有良好的溝通意欲,先天性因素一般在嬰兒6個月前可以在母嬰健康院檢查得到结果 。後天因素包括一個能提供適當鼓勵和學習機會的語言環境及配套,例如是否有父母或他人教導小孩說話及小孩是否有機會接觸不同事物從而學識不同詞彙。先天及後天因素同樣重要,兩者不可缺一。一般來說,導致語言遲緩因素主要是後天因素造成,本文將在下述內容詳細分析。

(二)小孩的語言發展階段 
寶寶在7-8個月後,有可能已經會簡單的發出單音了,這時候爸媽往往感到欣喜若狂,興奮心情難以形容,但同時又希望寶寶能再說多一點的話,一般而言,小孩語言可分以下幾個階段:

0-6個月:
會用聲音及眼神來表達,例如用哭聲、看著爸媽、抓撥等方式表達需求(如尿布濕、肚子餓與不舒服等)。又例如在環境提示下能意會一些日常用的句子,例如聽到「食奶奶」和看到奶瓶,便意會到有奶飲。 同時會對大人發出聲音作出反應,另外亦會朝著聲音源看與轉頭。

6-12個月:
會以動作手勢表達需求,如點搖頭及指物件等。開始有類似說話的語調,如大多數孩子能發出爸爸媽媽的發音。同時開始了解生活中常聽簡單的話,例如在手勢提示下對熟悉的句子能作出適當的反應,例如聽到 「 拜拜」便懂得揮手。 這個階段寶寶開始喜歡模仿他人動作表情,大人喊叫名字時懂得有反應。

1歲-1.5歲:
聽懂許多簡單指令,如拿鞋鞋、坐下來及飲水水等;能聽懂許多人與物,如指出身體部位、指出家裡的人;喜歡模仿常聽到的聲音,如救護車聲、小狗汪汪叫聲及no等。開始明白更多日常的對話如 「俾媽媽」、「坐定定」。 逐漸不需要手勢提示。 能辨認常見物件/人物及說數個單詞,如「要」、「食」等。

1.5歲-2歲:
能說出約30-40個詞彙,如謝謝、對不起、拜拜等。能模仿許多聲音,如汪汪等。能跟著大人仿說單字或詞彙。會簡單組合詞彙,如媽媽抱抱、爸爸玩具等。聆聽兒歌或歌謠,甚至能哼唱,搖擺身體動作。能聽從簡單指示,例如按照說話的意思把物件拿給你,或指出可辨認簡單的圖片。

2歲至3歲:
能回答簡單問題「ok」、「邊個」、「好」;能發問問題「乜野來架」;能使用短句,如「去邊度」、「去街街」、「去公園」等。

3歲至4歲:
能明白不同詞彙,能使用三詞或以上句子,如「媽媽搭巴士」、「爸爸去街街」;能使用連接詞,如「之後」;咬字發音仍未完全清楚。

由於每個孩子的氣質不同,使得孩子說話的主動性會有所不同,我們也見過有的小孩30個月已能使用較多詞彙去造句子,對答順暢,而有的小孩30個月就只能説簡單詞彙。另外,照顧者給孩子的語言刺激及環境配套不同,也使每個孩子語言能力快慢不同。

(三)寶寶語言訓練關鍵期
孩子在未學會說話前,他們已懂得用啼哭、聲音、面部表情、手勢或身體語言來與人溝通。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他們的語言發展速度各有不同,特別是語言表達方面,以下是在各階段訓練小孩語言的關鍵期。

1) 0~6個月時期
在這個時期,孩子雖然不會說話,但他可以吸取詞語資訊,並在大腦中進行儲存。所以父母在此時期首先要與嬰兒建立良好的情感聯繫,要與孩子進行良好的語言交流,講故事是最好的語言交流方式。

2) 1歲左右時期
1歲左右孩子開始學習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要求,父母要給孩子創造非常溫暖、輕鬆的說話環境,不要強迫孩子說話或表演。但適當創造機會給小孩鍛練說話就要,例如小孩想飲水,可以適當地重複提教他「飮水水」,記緊不要孩子指著東西,就急不及待的幫他取,要創造機會給他說出所要求的東西,但要適量安排,比如孩子指著杯子但卻一直不開口,父母創造機會給他説「要杯杯」,若然孩子仍然不願說,這時父母要懂得隨機應變,先給孩子杯子,然後再教他「這是杯子」。

3) 2~3歲時期
這時期,孩子已經能用語言與他人交談,知道怎樣問和回答問題,學習掌握語法和語義。在這個時期家庭成員一定要注意使用規範的語言,而不要總學孩子使用像吃麵麵、坐車車這樣的兒童語言,這樣才能訓練小孩認識更多的詞彙。

(四)對小孩語言的一些誤區
許多年輕的父母已意識到孩子早期語言訓練的重要性,但在具體育兒實施過程中,還存在以下一些誤區。

誤區1: 急強迫開口
有些家長希望孩子快開口,從1歲就急不及待強迫孩子說話:「快說!快說話?」或在孩子面前批評其說話慢,如此高壓的學習語言,會讓孩子失去說話溝通意願。父母要做的是創造機會,這才能令小孩在輕鬆愉快環境下學習。

誤區2:認為寶寶太小聽不懂 
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學說話比較緩慢,就跟自己說反正遲早會說就好。或者認為孩子進入幼兒園與其他小朋友多講話就會好,這樣過於忽視語言問題,往往讓孩子錯過3歲前語言教育的黃金期。

誤區3:用"奶話"(兒語)和寶寶說話 
"奶話"(兒語)指剛出生8~9個月的嬰兒,隨著成人的語音刺激會發出"咿咿呀呀"學話。這時,父母看到孩子想要說話的樣子,便教起了例如" B pu B pu(救護車)之類的奶話。這種教授方法雖然生動有趣,符合孩子的特點,有助於孩子形象思維的開發,但是卻容易忽略孩子抽象思維的培養與發展。其實,對於孩子來說,記住"救護車"和"B pu B pu"所花的時間相差無幾,而前者是遲早要學的語言,後者卻是不久就要拋棄的語言。因此,為了使孩子的思維能力得到全面的開發,家長在教孩子學說話時,應注意將理性詞彙和感性詞彙相結合。

誤區4:過分滿足寶寶的要求 
當寶寶已經明白成人的話以後,而他還不會從口中說出,如果說寶寶指著水瓶,父母馬上明白,這是寶寶想喝水了,於是馬上急不及待的把水瓶遞給他,又例如寶寶出街穿鞋,寶寶指著鞋櫃就幫他取鞋及穿上,這種快速滿足寶寶要求的方法可能會使寶寶的語言發展緩慢,因為他不用說話,成人就能明白他的意圖,他的要求就已經達到了,因此寶寶失去了說話的機會。

誤區5:不讓老人說家鄉方言 
有些父母上班忙就把寶寶交給長輩看護,但又擔心老人說的是家鄉方言,會影響寶寶以後的語言發展,所以就一再叮囑:不讓老人和寶寶說話。有的家長認為和寶寶說話他也聽不懂,所以不用說也可以。 寶寶生來就喜歡聽各種不同的音響,喜歡父母和他們說話,喜歡這種聽覺刺激。寶寶認真接收家長給他的聽覺刺激,有利於聽覺注意力的集中和靈敏。另外用方言和寶寶說話也可以讓寶寶多掌握一種語言,父母後期注意培養就不成問題,不與寶寶說話會使孩子因缺乏聽覺來源刺激而減弱甚至喪失聽覺功能。

誤區6:重複寶寶的錯誤發音 
剛學會說話的寶寶雖然基本上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願望和要求,但是有很多寶寶還存在著發音不准的現象,如把"面包"說成"面膠"等,這是因為小兒發音器官發育不夠完善。聽覺的分辨能力和發音器官的調節能力都比較弱,還不能正確掌握某些音的發音方法,不會運用發音器官的某些部位。對於這種情況, 父母不要重複學孩子的發音,而應當用正確的語言來和寶寶說話,時間一長,在正確語音的指導下,發音就逐漸正確。

(五)教導幼兒說話的基本技巧 
說話是語言溝通其中一種重要的方式。孩子若要學懂用說話來表達自己的思想,首先要明白話裡的意思。家長最重要的是先啟發他的理解能力,以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語言基礎,然後再鼓勵他多說話。 
1. 先學聽,後學講 
從嬰兒時期開始,父母要習慣與寶寶說話,如「寶寶快飲水水」。 跟孩子說話時,要先取得孩子的注意,可叫寶寶的名字,輕拍他, 讓他望着你才跟他說話;此外,一個清靜的環境能幫助孩子集中精神,聆聽你的說話,增加他的學習機會。

2. 輕鬆自然的氣氛 
要創造機會讓孩子在輕鬆的氣氛下學說話,強迫他在人前說話或表演只會弄巧反拙。 比如與小孩玩他喜歡的玩具時,可以輕鬆的問他玩具是什麼顏色、玩具名稱及好不好玩等。

3. 說話生動又清楚 
與孩子說話時聲線要柔和,音調多加抑揚頓挫,讓他覺得說話是件輕鬆有趣的事;同時,說話要慢而清楚,因幼兒可能還未能明白你在說甚麼,甚至要用身體語言加強表達效果。

4. 用淺易的字眼,長話短說 
幼兒的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對他說話要簡短易明,例如對兩歲前的小孩說:「俾杯杯。」而不是「俾個杯杯爸爸飲水。」。亦可加上一些常用的手勢或肢體配合來幫助他明白使說話更有趣。

5. 採用複述說話
複述說話和故事內容是最為簡單,也是最為有效的訓練方法。這種方法的優勢在於不管什麼時候,都可以對寶寶進行這方面訓練。讓父母先對寶寶說一句話,然後讓寶寶跟著說,採取循序漸進方式進行,日子一久,會得到很好的效果。

6. 一起看圖說話
很多幼兒圖書都配有圖畫,父母可運用這些圖畫,訓練寶寶語言思維能力。和寶寶一起翻開書,一邊指著圖片一邊向寶寶講解,最後試著將這些畫面連起來,讓寶寶講給父母聽,這也是創造小孩説話的好機會。

7. 教寶寶念兒歌
兒歌、詩歌一般說來比較押韻,讀起來朗朗上口,寶寶即使不理解其中的內容和含義,也會非常樂意地大聲朗讀,最後達到熟讀成誦。這樣既可提高寶寶的語言思維能力,又能讓寶寶學到知識,可謂一舉兩得。

8. 認識生活用品
周圍環境中的一些物品,是教育小孩學習語言的好工具。父母可通過教小孩識認這些物品的名稱及用途,讓小孩學到很多生活常識,同時積累新的名詞,這對小孩語言思維的發展和運用十分有益。

9. 跟隨孩子的興趣 
要跟隨孩子的興趣,讓他作主導。例如孩子愛玩積木,便利用與他玩積木時跟他說話:「瑋瑋玩積木。」、「砌小狗。」 
最緊要是選擇孩子精神狀態佳及心情愉快時與他玩耍,玩的時間不需要長,但親子雙方都必須投入效果才會好。

10. 把握說話的機會,多談眼前的事物 
你是孩子最佳的說話模仿對象。盡量多跟孩子談眼前的事物和日常的活動,例如新事物的名稱及用途。鼓勵孩子模仿說出來,但不要勉強他。 例如:跟孩子洗澡 - 和他談身體部位名稱 。到百貨公司 - 告訴孩子你要買的東西。跟孩子看書 - 形容一下書內的圖畫或說簡單的故事。出外遊玩 - 告訴孩子沿途所見的事物。也可把相關的說話和動作連在一起, 例如吃東西時問孩子 「好唔好食?」「飽飽未?」或問「你做緊乜?」 等。 當孩子能熟練地使用一些詞彙時,你便可以耐心地去鼓勵孩子把單詞組合成雙詞或短句。

11. 鼓勵孩子自己說 
多給孩子表達自己的機會,耐心聆聽和猜想他要表達的意思。不要讓兄姊代他說話或是當他說到一半時,父母便代他把話說完。例如 : 孩子想要東西時,讓孩子先說出要求,伸出手說 :「俾」、「餅」或 「食」,才把東西給他,也可趁機教他說出物件的名稱。 孩子有需求時,不是直接給予,而是說出孩子需求如「誠誠是要喝水嗎?」,當孩子指某物品時,要說如「是餅乾嗎?」,讓孩子能將語言和事物、情境連結,幫助語言記憶。

12. 對孩子的說話或發聲要即時回應 
多聆聽孩子,要即時回應和讚賞他的發聲或說話。這階段毋須發音準確 ,如果他咬字不清,把他說的話正確地複述一遍便可。不要模仿他的錯音來跟他玩,以免增加他重複錯音的機會。

13. 積極態度和讚賞 
採取正面及積極的態度。不要因孩子說得不好而取笑他,怪責他,反而要讚賞他已盡了力嘗試去說,比如孩子能説出想要的東西,即使發音不凖,這時父母也應拍掌鼓勵他,發音不正可以在之後慢慢矯正。

14. 提供其他啟發性的學習環境 
安排合適的社交活動,例如帶孩子坐巴士、到遊樂場玩,藉以幫助他學習說話和與人溝通。

15. 親子共讀與戶外經驗
每天親子共讀10-20分鐘,可以明顯的增進發展中孩子的語言能力。只在家中語彙豐富性會較少,建議多給孩子戶外經驗,如看車、小狗和貓等,能有效的增加語彙連結。

16. 遊戲中引導語言
陪伴孩子利用玩遊戲情境中,自然的引導語言比要求孩子跟著大人仿說有用。透過與同齡孩子的遊戲互動,更可以刺激孩子更多片語及句子的形成。

17. 重視眼神交流
語言發展較慢的孩子,更要重視眼神的交流,有利於促進語言的發展,減少情緒相關的問題。

18. 教導寶寶正確發音
進行發音練習,如跟寶寶一起做“什麼叫”的遊戲:父母和寶寶分別拿著畫有不同動物的卡片,輪流出示卡片,要求對方模仿卡片上動物的叫聲。寶寶稍大之後,就會學著父母發某些音節。父母的語音對寶寶學習發音影響最早,作用也是最大的。因此,要教寶寶正確地發音,父母必須先做到自己能正確地發音。

19. 耐心地教寶寶
給2歲或以下的寶寶講小人書時,可一邊指著圖,一邊教寶寶說:小貓喵喵叫、小鴨嘎嘎叫。小寶寶一般都對動物感興趣,可讓寶寶通過說動物的名字、學動物的叫聲練習發音。父母矯正寶寶的錯誤發音要耐心,不可急於求成,更不可斥責寶寶,以免挫傷寶寶的自信心和積極性。同時堅持不懈地鼓勵寶寶大膽練習,注意千萬不要重複寶寶的錯誤發音。

20. 減少看電視及使用電子產品
減少看電視及使用電子產品,因為有時小孩習慣看畫面及聽,就不喜歡用說話來表達。

21. 教導小孩掌握豐富的詞彙
一般而言,三歲的孩子掌握600-800個詞彙,四歲進升至1200-1,500個詞彙,然後隨着經驗的累積及教育,到小學階段,漸漸便跟成人的詞彙量看齊。對於2歳以下小童,家長可請小孩按指示辨別和指稱物件,又或口頭說出物件的主要特徵,然後請孩子猜猜目標物件的名稱﹔另外家長要多製造與孩子溝通的機會,從而鼓勵他們引起溝通; 例如: 孩子喜歡玩積木,家長可將積木放到較高的位置,令孩子必須主動向人表達才拿給他,漸漸地,孩子能明白引起溝通的重要性。另外,孩子大部分時間都只是說單字,當孩子有要求向家長說:「玩具車」時,家長可教導小孩説「唔該媽咪,我要玩具車」,這樣孩子的語言得以正面地建立。

22. 進行口部肌肉訓練
部分小孩口部肌肉不夠發達,亦會影響其發音,若發現小孩已2歲但仍經常流口水,便可能是囗部肌肉不夠發達,這會影響小孩的語言發展,有些食物,甚至牙膠或吹氣泡泡都可以訓練小孩口部肌肉的,家長可以諮詢相關的専家指導。

(八)總結
每個孩子的語言發展步伐都不一樣,即使孩子的發展進度與別的孩子不同,也毋須過份擔心。不論如何,只要你耐心地鼓勵和誘導孩子,便能奠下啟發語言的根基;再加上你把啟發語言的技巧應用於日常生活與遊戲中,讓孩子多聽多講, 就能幫助他在語言學習方面有所得益。

若發覺孩子的語言發展有任何疑問,例如寶寶已一歲半,你留意到他對別人叫他的名字經常不回應甚少望着人,不會跟隨簡單的指令,例如:指出一個身體部位、「坐低」 等,不會用手指指着來表達自己的需要 ,不會講有意思的單字 。如寶寶已兩歲,你留意到他在沒有動作提示下,不會跟隨簡單的指令,例如:拿取常見物件不會辨識簡單的圖,會講的單字少過二十個,便要諮詢專家,尋求解決方法,別讓孩子錯過3歲前語言教育的黃金期。另外,男生的語言發展確實比女生慢一些,因此引導男生說話,要簡化語詞、加強語調、放慢且重覆,在評估男孩是否語言遲緩時,不要直接把同齡男女小孩直接比較,最好諮詢專家意見。

資優兒童教育中心有專業導師培訓小孩的語言能力,可致電22433911或97301102查詢。
www.gc.hk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