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媽奶粉告急,各種措施均未能應付奶粉的需求,令港媽要和自由行、水貨客爭搶奶粉。其實,奶粉只是嬰兒副食品,既然要花十萬分精神去爭餐死,何不享用最天然最有營養的母乳。而且,生育後餵哺母乳更可助預防乳癌,一舉幾得。 到底要怎樣餵哺母乳,才可收得減低患上乳癌的風險?
十年前,英國癌症研究中心的具若教授,進行了一項包30個國家、被訪者超過十究萬人數的全球性乳癌研究。報告指出,其實有過哺乳經驗的女性,不一定等如擁有不會患上乳癌的特權,減低患上乳癌的因素當中,包含了多項要點,讓我們齊來看看我們一直以來忽略了的重點吧。 生育年齡 上世紀七十年代,醫學界普遍認同,女性於三十歲前生育,患上乳癌的機會會大大減低。根據香港統計署資料顯示,本港女性的平均生育年齡,已由上世紀90年代的28歲,增至2007普查所知的30歲。也許這跟香港乳癌數字日增不無關係。
晚婚再加上較遲生育,似乎關係到本地女性患上乳癌數字日增的現象。不過,遲是否只要提早結婚、提前生育的話,就可減低患上乳癌的風險呢?根據近代不少醫學報告指出,其他的關鍵在於生育次數和哺乳期。
生育次數 據「英國癌症研究中心」的貝若教授(Prof Valerie Beral,Cancer Research UK)以1990年為例,發展中地區女性生育較多(平均子女為6.5名;已開發地區則為2.5名),患上乳癌機會的數字較發展地區明顯較低。
平均子女數目 未罹患乳癌女性 4.8名 患上乳癌女性 2.6名
而2000年及後,一些高速發展中國家,以印度為例,因近一、二十年間,經濟愈加發達,生活習慣逐漸「西化」,女性婚後及生育後需趕緊回到工作崗位,而影響到結婚及生育年齡推遲,生產數量下降等,似乎成為了當地患上乳癌人數增加的誘因之一。

餵哺母乳 除生育年齡外,醫學界亦普遍認為,產後是否餵哺母乳,跟乳癌數字有著一定的緊密關係。據具若報告,美國只有五成女性選擇餵哺母乳,與日本有九成母親餵哺母乳的數字相比,無疑低得多。即使日本為發展地區,卻因哺乳比率高,效果反映在其偏低乳癌數字之上。
筆者進一步求證,翻查日本1990年的宮方統計數字,罹患乳癌患者數約有2萬5千人(死亡人數為人6,000人),比起歐美各國的罹患率低,僅為25%而已。不過,哺乳能否幫助抗癌,看來還要配合其他因素──哺乳期的長短。
哺乳期 遲婚、遲生育以及哺乳期較短的風氣,常見於發展地區,香港亦不例外,難怪乳癌成為本地第一號女性癌症。具若報告指出,哺乳期長短跟乳癌風險有明顯關連:
哺乳期 未罹患乳癌女性 26個月 患上乳癌女性 10個月
報告指,發展中地區的女性,平均餵哺每名子女的時期為24個月。相信是因為這些地區適合女性的工種不多,加上經濟能力有限,子女倚賴母乳的時間普遍較長。較之發展地區的媽媽,平均餵哺每名子女的時間只有3個月,跟不少女性亦身為家庭經濟支柱,因而產後未能長時期哺乳的情況有關。

此外,七十歲前罹患的數字,發展中地區的發病比率平均為2.7%。而發展地區的比率卻為6.3%。發展地區的女性即使未能多幾個孩子,若能延長哺乳期,相信對於減低乳癌風險將帶來助益。
延長哺乳期 不少全職媽媽都感到產假後繼續哺乳十分困難。據國際母乳顧問余婉玲女士指出,人奶只要儲存得宜,媽媽上了班也可持續餵哺:「把幾次擠出來的乳汁倒進同一個容器裡儲起,放在雪櫃內可冷藏至少5天。任何暫時不需要的乳汁都可以放進雪櫃備用。」至於解凍或加熱,切記不可直接使用爐火或微波爐翻熱,以免破壞母乳內的活細胞和抗菌因子。余女士:「手持奶瓶在熱水下面沖幾分鐘,或是把奶瓶浸在熱過但不是很燙的水裡便可以了。」保鮮和加熱方法如此簡單,便毋須縮短哺乳期了。而冷藏過的人奶,營養價值仍要比奶粉好。

母乳冷藏保鮮資料 余女士建議一些繁忙的全職媽媽,把擠出來的人奶放在雪櫃冰格內冷藏,能延長保鮮期。
- 單門雪櫃的冰格:2星期
- 雙門雪櫃的冰格:3-4個月
- 專業單獨冷藏櫃:6-12個月
總結 事實上,乳癌成因眾多,而哺乳期6個月以上可減低患乳癌風險的理論,有報告指對「三重陰性」及「管腔型」乳癌的預防作用較為有效(資料:美國癌症協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西雅圖Fred Hutchinson癌症研究中心,Amanda Phipps醫生團隊於2008年發表之乳癌研究報告),其他類型的乳癌則未有紀錄。因此,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如均衡飲食、注意體重、充分休息和睡眠、適量運動,以及定期檢查乳房,永遠是最佳良方。
專家Profile 國際母乳顧問 余婉玲女士

- 國際認證哺乳顧問
- 國際母乳會-香港主席
- 愛嬰醫院香港協會執委會員
- 觀塘循道衛陪月中心導師和課程顧問
參考資料:Lancet. 2002 Jul 20;360(9328):187-95.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