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c head-15

MaMaStation > 育兒百科 > 幼兒期 > 幼兒與寵物之二:與各式寵物安心相處之道
幼兒與寵物之二:與各式寵物安心相處之道
Latest update: 週一, 11 十月 2010 16:36       Text by: Administrator   

寵物種類逐漸增多,飼養前,還是必須了解各種動物的習性與照顧方式,才能真正享受到養寵物的樂趣。

貓- 警戒心強‧小心反射行為

貓科動物屬於個別行動的動物,牠的警戒心很強,又相當情緒化,稍不注意就可能惹惱牠而遭到抓傷,因而感染的貓抓熱就是典型例子,尤其,幼兒通常不知貓狗習性,容易不慎誤觸動物的地雷,因此,除了不要讓幼兒直接接觸,或者需由大人陪同,才能避免受傷。

弓蟲病會造成孕婦流產與死產現象,建議已知懷孕的婦女不要親自清理其糞便。弓蟲病的初期感染症狀類似感冒,對孕婦、幼兒等先天免疫系統較弱的族群具有危險性,雖能檢測是否具有血清抗體,但若一經感染,合併後遺症的比例就很高,建議想懷孕或已知懷孕的婦女,最好不要養。

貓抓熱:屬於細菌感染的貓抓熱,會經由抓咬後的傷口或唾液而感染,貓蚤會在貓與貓之間傳播病原菌,建議飼主要定期清除跳蚤,並減少已有傷口的直接接觸。

 

狗- 順位觀念強‧避免過度親密

狗是人類最忠心的動物,雖然個性較溫馴,但具有順位的觀念,通常以成人為優先地位,幼兒常常是狗兒的頭號敵人,建議父母不要輕忽家犬與幼兒的接觸,務必要有大人在場,更要避免親嘴、舔手等過於親密的動作。

心絲蟲症:狗兒的心絲蟲症屬於寄生蟲的1種,不過,由於已開發心絲蟲預防藥可供注射預防,只要定期檢查,就能有效防範。

犬蛔蟲症:蔡向榮教授表示,貓狗體中的寄生蟲如蛔蟲、鉤蟲等,會在其糞便中隱藏著蟲卵,如果人類不慎食入,就會進入體內寄生,且進入人體後,會產生所謂的「迷入」現象,在體內器官中四處亂竄,感染嚴重時會造成各器官的衰竭,需特別小心。

 

魚、龜- 居住環境需留意衛生

由於烏龜所居住的環境潮濕,容易增生細菌,其中包括殺傷力強的沙門氏菌。

沙門氏菌:大部分的水棲類動物,如淡水龜等,體內的消化道有沙門氏菌,可能會經過排泄物或透過食物而對人體直接感染,因此,抵抗力較弱的孕婦或幼兒,一定要儘量避免照顧,否則,接觸後也應該勤洗手。

 

- 羽毛及排泄物避免吸入

鳥類中,最常聽到的則為「鸚鵡病」又名「飼鳥病」,屬於細菌感染的1種,也會經由飛沫傳染,而引發肺炎等疾病。一定要經常清理鳥舍及其排泄物,以防因接觸與吸入而感染。

隱球菌症:鴿子雖然不會感染隱球菌,但鴿子的糞便卻是隱球菌的最佳繁殖場所,因此,隱球菌可能隱身於鴿舍的排泄物之中,除了會導致肺炎外,其病菌會散播全身並侵入中樞神經系統,引發腦膜炎,因此,一定不要讓幼兒靠近鴿舍,而家中飼養的鴿舍也需經常清理。

 

兔、鼠- 排泄物常清理

兔子、鼠等看似無危險性的小動物,最容易被忽略人畜共通疾病的傳染,不過,通常以野鼠、野兔等的傳染病較多,其中,漢他病毒就是一例。飼養上,必須注意其排泄物的清理,同時,也不要因為寵物可愛而失去警戒心。

 

幼兒與寵物之一:遵循飼養守則


+ 0
 

請先登入,以發表評論。